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喝茶,就是養(yǎng)生

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喝茶,就是養(yǎng)生

40閱讀 2020-11-09 02:47 文化

01、一切病先是“神”病

中醫(yī)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,然后是氣病,再到血病,最后才到什么呢?形病。

疾病先從生命無形的部分,即從精神、信息的層面開始出問題;第二個階段,到氣的部分,能量格局和運行規(guī)律發(fā)生紊亂;第三個階段,到有形的疾病層面。

很多人的病,其源頭是某種很大的煩惱,很大的怨恨,或者很多他們無法解決的困惑。很多時候,病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去面對、澄清、解決。

為什么儒、釋、道這么重視“慚愧”、“反省”、“懺悔”,先得覺察到自己錯了,才有“知非即離”的可能。

心念一轉,神氣也就轉了,生命列車的方向也轉了。

當一個人的身體有大病的時候,已經是生命列車的方向錯了很久了。

但有一點一定要記得,信念隨時有機會轉回,信念一轉,神氣隨時有機會修正。

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、內心狀態(tài)、身心感受無知無覺,卻指望通過吃一把綠豆、幾根蟲草就能改變很多。這個對簡單輕靈的小雞、小鳥還行,我們這么大、身心這么復雜的人,要靠它來改變,不那么容易。

除非你是非常干凈的肉體、非常清凈的心靈,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,否則,一把綠豆是調不動你的,一包湯藥也不太容易做到。

《黃帝內經》里有一段對話:“帝曰: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?”黃帝問岐伯,當一個人形體破敗了,氣血也耗干了,治療就很難見效,這是為什么?。?/p>

“岐伯曰:神不使也。”

病人的神氣沒有發(fā)揮應有的作用,醫(yī)生也沒有辦法調動了。

黃帝接著問:什么是神不使呢?

岐伯回答:“針石,道也。精神不進,志意不治,故病不可愈。今精壞神去,榮衛(wèi)不可復收。何者?嗜欲無窮,而憂患不止,精氣馳壞,榮泣衛(wèi)除,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?!?/p>

這段話大家慢慢玩味,為什么現(xiàn)在病越來越多,越來越不好治,可以從這里找原因。

一切的源頭,在于無形的思想、精神,然后才有了能量,然后才化生為物質。

所有的病,或者說這個世界的開始,都是這么來的。

02、真正的養(yǎng)生是去感受自己

當一個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時候,是從他的內心出發(fā),原點是自己,沒有錯位。

現(xiàn)代人容易出現(xiàn)的問題是什么呢?

我們去求一個東西、一個人或者一件事??偸怯泻芏噙h大的發(fā)展計劃,一直思考,想得很遙遠?;蛘哧P注一個明星,念念不忘。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,或者不停地講話,不停地做事。

我們以外物為原點,那就會失去對當下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。

這個狀態(tài)在中醫(yī)叫什么呢?是“形神分離”。

打坐安靜的狀態(tài)是什么呢?是《黃帝內經》說的“形與神俱”,或者“身心合一”。

現(xiàn)在講營養(yǎng),要吃得好,早上一個蛋,晚上一頓肉,對不對呢?

小時候我們都燒過爐子,爐火的大小決定了你應該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,道理很簡單吧?

那么,為什么我們在吃的問題上就不明白這些道理呢?

你的爐火明明很小很弱了,已經沒有什么消化力了,煙道也都堵住了,大便不通,汗也不出,也沒運動,你還吃牛排,還喝牛奶,只會增加肥料和堵塞,把爐火壓滅。

這些道理不需要通過學習醫(yī)學知識就能明白,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識,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會。

體會吃什么東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覺,有知有覺地去生活,吃了某個東西你感到不舒服,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發(fā)現(xiàn),也是有知有覺的開始。

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,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外在的統(tǒng)一標準。

所以,在生活中要養(yǎng)成用心的習慣,去感受自己、觀察自己,然后至少知道:

一、吃了什么東西舒服,什么東西不舒服;

二、跟誰在一起舒服,跟誰在一起不舒服;

三、想什么、說什么、做什么會比較安心,或者反之,會睡不著、糾結和難過。

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,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,這是真正的養(yǎng)生。

03、養(yǎng)生就是調柔身心

《黃帝內經》對養(yǎng)生和養(yǎng)神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——“恬淡虛無”,接近道家、佛家成就者的狀態(tài)。

“恬”是安靜、安然的意思,帶著放松的、微微的甜美。

而電視劇里常見的大喜大悲是相對偏執(zhí)、失中、失守的狀態(tài),不是一個平常的中和狀態(tài)。

這個“恬”如果換成“甜”,即“甘”的意思,中藥有一個原則叫做“甘以緩之”,意思是所有的藥,只要是甜的,比如甘草,就能讓人的精神、身體的運轉,包括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及態(tài)度柔和、緩和起來。

現(xiàn)在很多病,源自缺乏“緩”。

比如:神經衰弱、焦慮癥、躁郁綜合征等,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,其實是大家陷入了一種太快、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狀態(tài)。

太急了,神就飄在外面,氣機也浮動不定,既緊且亂,生理功能也就跟著失調了。

“淡”是什么意思呢?“不那么在意,無可無不可,都可以。”于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間,這樣也可以,那樣也可以;而不是有所期待,執(zhí)著于目標,也沒有想要控制局面。

所求所想的少一點,有為的習性輕一點。

佛法常說“自凈其意”,儒家講“思無邪”,道家說“為道日損”,都在講要簡單一些,樸素一些。

對身體差的人,我有個建議:不要學得太多太雜。

現(xiàn)在不少人身心疲憊,但學習熱情很高,什么中醫(yī)、國學、身心靈樣樣都不放過。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,都是意,意最好不要動得太多。當身體弱的時候,神氣是不容易收住的。

從中醫(yī)養(yǎng)生,從道家、佛家來說,修心都是第一位的,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身體像電子天平一樣敏感,一個想法涌動就會有很大的變化。

南懷瑾老師的書里常常提到,打坐坐到比較細微的時候,你的一個念頭,身體都會有變化,都會有感覺,那個時候自然就不敢亂動念了。亂想亂看就會不舒服。

04、練就虛己的功夫

人類的認知有兩套模式:一是元神,另一個是識神(現(xiàn)代會用心或腦來指代)。

識神是邏輯思維、經驗判斷,偏于社會化,是由長期的后天教育、環(huán)境暗示、媒體引導,從外部世界加載而入,為“我”所用的認知模式。

“元神”是指本能和直覺,中國文化里常常提到的“心法”“悟性”,比如書畫、古琴、中醫(yī)、武術的高階,能夠達到“出神入化,物我一體”,都是在直覺和本能的層面講的。

《易經》里有一句話:“《易》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?!?/p>

中國古代的圣賢認為,對于天地萬物、宇宙人生的真正認識,非思維所得,非有為可近,乃是當心靈處于寂然不動的狀態(tài),與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時候,自然而通達一切。

通過傳統(tǒng)的訓練方法,靜坐、站樁、太極……讓我們慢慢學會不再過度依賴于五官和邏輯思維,用心直接就能體會當下的真實。

當你虛靜放松,沒有那么多念頭、思想、情感、欲望、計劃和各種煩心事涌動圍繞時,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對干凈的鏡子。

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,等著你來發(fā)現(xiàn)。

你每天面對這個世界,每天都體會到一點新的,體會到像童話里的那些畫面:哎,太陽爺爺今天是很開心的,花兒向我微笑,有只蜜蜂飛過,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訴我。

靜心體會自身己心,感受天地四季變化,花鳥魚蟲浮沉,意氣神體互感,遠取諸物,近取諸身。

本文作者:李辛

注:內容來源網絡,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致敬榜樣:“杰出中華茶人”頒布大會在福州召開

下一頁:萬源:秋季茶園管護忙 繪就來年好“豐”景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